华东檀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股票 > 正文

A股年內588例并購國企占三成 醫藥生物等行業數量較多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0-05-08 11:32:16

除了部分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公司外,絕大多數A股上市公司已披露2019年年報。來自深交所的數據顯示,2019年深市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籌劃重大資產重組37家次,交易金額達到2870.2億元。

同花順數據顯示,按首次公告日統計,今年以來截至5月5日,剔除交易失敗案例,A股市場共有588起并購重組計劃,其中,103起“已完成”,485起“正在進行中”;再從企業性質來看,在上述588起并購重組計劃中,國有上市公司共計179起,占比30.44%,包括央企國資控股37起、省屬國資控股83起、地市國資控股56起以及其他國有3起;按照申萬一級行業來看,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公共事業、化工及房地產等行業的并購重組數量相對較多。

陽光時代律師事務所國企混改中心負責人朱昌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來說,借力資本市場進行并購重組不僅是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舉措,從另一角度來說,此舉還能不斷提升國有資產證券化水平,以及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融資能力和發展活力。此外,得益于資本市場的監管要求以及對信息公開、信息透明度等方面的重視,此舉有望在“引資本”的背景下進一步推動國企體制機制的轉變。

從去年的典型案例來看,前有中信特鋼通過重組實現特鋼板塊整體上市,后有怡亞通、愛迪爾等29家民營公司通過引入國有資本的方式參與混改。除此之外,包括海南海藥等87家民營公司亦通過股權轉讓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并助其扭轉資金困局。

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巨曉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國有企業借力資本市場推進并購重組或混改,可助其在完善公司治理、實現員工持股、優化資本結構、落實“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等方面將發生“質”的改變。

巨曉平進一步表示,本輪國企改革一直強調要避免出現只“混”不“改”的形式主義,即股權架構改了,但公司治理沒有跟上;員工股權激勵做了,但激勵價值實現不可預期。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說,借力資本市場推進重組、混改或引入戰略投資者,對實現今年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提出的2020年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國企混改目標提供了較大助力。

“2020年本就是國資國企結構調整的優化之年,但從目前來看,部分國有資本仍分布在傳統行業和產能過剩領域。”朱昌明表示,結合此前國資委多次強調的“國有資本亟待調結構、優布局,退出不具備競爭優勢的非主營業務,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以及其日前正式啟動的“科改示范行動”,加之今年中央頻繁提到的加大“新基建”投資,總的來看,在此次疫情所導致的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背景下,預計央企、國企大概率會加大在“新基建”和新技術領域,尤其是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應用、集成電路、區塊鏈等領域的布局力度。相應地,資本市場亦有望成為央企、國企在上述領域實現國有資本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的重要操作平臺。(作者: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