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顏值經濟”逐漸升溫,其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各種整形美容機構遍地開花。然而,由于一些地方監管相對滯后,醫美機構的發展陷入了野蠻生長狀態,行業亂象頻出。其中,醫美廣告亂象尤其突出。
醫美廣告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出現在地鐵、公交、電梯等公共場所的硬廣告,它們往往以精美的照片,配上煽情的文字,向公眾推介背后的醫美機構、整容醫生等。另一類則出現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各種APP、公眾號以及網站專門的板塊上,以軟文的方式,極力宣揚整形整容的好處。
企業商家打廣告沒有問題,問題是很多醫美廣告涉嫌虛假宣傳、夸大其詞,在社會上營造出一種“容貌焦慮”,好像不去他們那里整容整形,人們就要被職場淘汰,被愛情拋棄。而且,多數醫美廣告對整形整容背后所隱藏的風險避而不談。好像只要交了錢,去手術臺上躺一躺,馬上就可以實現相貌大變樣。在某些醫美廣告的狂轟濫炸之下,別說一些不諳世事、不明風險的青少年,就是一些成年人也難以抵制誘惑而躍躍欲試。
對于醫美行業存在的亂象,有必要及時予以“整形”,特別是要從野蠻生長的醫美虛假廣告“下刀”整治。網信部門要依法處置互聯網醫療美容相關的不良信息,查處違法違規網站;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醫療美容廣告監管,開展常態化的專項整治行動,依法查處虛假違法醫療美容廣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