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雖然我國已初步建立綠色金融體系政策框架,越來越多的機構也參與到了綠色金融的活動中,綠色金融產品種類逐漸豐富起來,但毋庸諱言,我國綠色金融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相對而言,我國金融科技的創新發展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據2021年的盤點,在全球前十名的金融科技公司中,中國占據了四家;中國在移動支付、第三方支付領域的容量和技術方面也領先全球。
金融科技在中國迅速崛起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金融業態,也將全面賦能綠色金融的發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綠色金融領域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機構的運行成本、提升金融機構的服務效率、促進金融產品的創新、延伸綠色金融服務的觸達范圍,而且也將在綠色金融監管、綠色金融標準推廣、反洗綠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實現綠色的數字普惠金融
(資料圖)
碳交易體系需要構建交易平臺、清算結算制度以及相關的市場監管體系等基礎投入,目前來看,最好的工具就是分布式賬本的區塊鏈,它將使綠色金融中的市場機制有效運轉,協助建設綠色金融體系,實現綠色的數字普惠金融。在區塊鏈體系中,參與綠色發展的經濟活動可以被清晰、準確地記錄和登記,產生更多綠色收益,能激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到綠色產業,同時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資,還有利于促進環保、新能源、節能、低碳等領域的技術進步。
二是提供金融監管科技場景
從宏觀視角上看,相對于傳統金融來說,綠色金融的開發成本更高,信息化不對稱程度更大,需要第三方認證和監管,這些缺陷為金融監管科技提供了絕佳的應用場景。區塊鏈的分布式數據、跨企業的流程協作、低成本第三方認證平臺,可以大大解決上面的痛點,促進綠色金融的落地。
三是有效推動綠色投融資活動
對有關投融資數據進行量化分析,更容易產生標準的債券產品、資產證券化產品,并發行各種有公信力的指數,有利于研發出各種對沖風險的金融衍生品。
四是促進與能源互聯網的跨界融合
區塊鏈技術和能源互聯網有非常強的內在一致性:在能源互聯網里面強調系統和設備以及主體的生態化自治運行,和區塊鏈的自治性是完美的結合;兩者都重視市場化,區塊鏈本身是一種金融科技,它是未來能源互聯網的市場化和金融化的基礎性技術支撐。
為了更好地推動金融科技全面賦能綠色金融,實現中國綠色金融的高質量發展,建議從以下方面作進一步努力:
第一,發揮綠色產業政策導向作用,鼓勵綠色經濟發展
如聯合金融機構,運用金融手段和政策優惠等方式促進綠色產業的經濟體提高競爭實力,對企業投資綠色環保項目時在貸款數量、貸款利息、還貸條件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優惠措施。全面了解綠色經濟企業的真實需求,按需提供有效服務,不斷提高金融的有效性、精準性,讓綠色金融真正惠及到綠色領域。
第二,把綠色信貸納入宏觀審慎評估框架
一是將綠色信貸實施情況關鍵指標評價結果、銀行綠色評價結果作為重要參考,納入相關指標體系,形成支持綠色信貸等綠色業務的激勵機制和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產能過剩行業貸款的約束機制;二是支持和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符合綠色企業和項目特點的信貸管理制度,優化授信審批流程,在以金融科技提升風控能級的前提下,對綠色企業和項目加大支持力度,降低綠色信貸成本;三是激勵引導各類機構投資者投資綠色金融產品,鼓勵養老基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開展綠色投資。
第三,鼓勵金融機構運用科技手段降低企業綠色發展成本
比如,用新的金融科技降低企業獲得貸款的難度,解決綠色金融推廣中面臨的綠色投融資期限錯配、信息不對稱、產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問題。只有有了更為豐富的綠色金融產品和更加完善的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綠色金融市場才能日趨完善和活躍,綠色金融體系才能更加健全。
第四,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為綠色金融提供信用保障
綠色金融的發展需要有穩定、完善和可持續發展的征信系統,大數據等新科技的發展為建立大數據征信系統提供了技術支持。我國大數據征信系統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政府、金融機構、科技機構等多方面的探索和開發,才能保證我國大數據征信業的建設和發展,才能更高效全面地為綠色金融提供信用保障。一方面,可以將企業環境違法違規信息等企業環境信息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建立企業環境信息的共享機制,為金融機構的貸款和投資決策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加強金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信息和統計數據共享,建立健全相關分析預警機制,強化對綠色金融資金運用的監督和評估。
第五,加強金融科技在綠色保險中的作用
綠色保險在綠色金融體系的構建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七部委發布的《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提到要極力發展綠色保險。一是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制度。對企業開展“環保體檢”,并將發現的環境風險隱患通報環境保護部門,為加強環境風險監督提供支持。二是鼓勵和支持保險機構創新綠色保險產品和服務。三是鼓勵保險機構充分發揮防災減災功能,積極利用互聯網等先進技術,研究建立面向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投保主體的環境風險監控和預警機制,及時提示風險隱患,高效開展保險理賠。
基于大數據和物聯網科技的應用,保險公司能夠對環境污染投保主體監控和預警,并能展開高效理賠,提高其環境風險意識,平滑其經營風險,做好風險對沖。
第六,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轉化
發展綠色金融必然離不開對綠色金融的基礎設施建設,要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強綠色金融創新力度,激勵金融機構和高科技企業合作,從硬件、軟件上同時下功夫,推動金融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轉化,為推進綠色金融發展搭建堅實的資金和技術底座。
END
掃一掃,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