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國務院印發《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將創新數字經濟發展環境。其中,最為引入關注的目標是,增強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探索符合國情的數字貿易發展規則。
根據方案,北京自貿區的科技創新片區范圍實施范圍31.85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科技服務等產業,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全球創業投資中心、科技體制改革先行示范區。
在北京自貿區主要任務和措施中,將創新數字經濟發展環境。其中,增強數字貿易國際競爭力是頗受矚目的焦點。
方案要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探索符合國情的數字貿易發展規則,加強跨境數據保護規制合作,促進數字證書和電子簽名的國際互認。探索制定信息技術安全、數據隱私保護、跨境數據流動等重點領域規則。探索創制數據確權、數據資產、數據服務等交易標準及數據交易流通的定價、結算、質量認證等服務體系,規范交易行為。探索開展數字貿易統計監測。
數字貿易是近年興起的趨勢性全球新概念,不同于跨境電子商務或者軟件進出口,數字貿易有著更為寬泛和多角度的解讀,各國政府、機構和產業鏈企業、專家,均就這一話題展開全面探索。
敦煌網創始人兼CEO王樹彤就認為,在跨境電商領域,數字貿易是指數字營銷、支付金融、海外倉儲、跨境運輸、關檢匯稅和咨詢培訓等產業鏈上的服務。
另有資深從業人士指出,以跨境電商為例,敦煌網、阿里巴巴國際站等企業,以前側重線上展示和貿易撮合,并滲透到支付金融、海外倉運等領域。但并非每一家外貿企業都能實現敦煌網、阿里這樣的“數字化”水平。“數字貿易發展規則,則試圖從頂層設計高度,打造產業通用密碼,讓每一個貿易企業都能用上數字化工具”。
比達分析師李錦清也認為,方案中涉及的具體技術和應用,也基本都是服務于數字貿易這一大方向,比如數字證書、電子簽名的國際互認,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區塊鏈,數據安全認證等等,都是全球范圍的規則性探索,不是貿易的“主體”,但是貿易“數字化程度的體現”。
根據方案要求,北京自貿區將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探索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應用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系統規范跨境貿易、法律合規、技術標準的實施,保障跨境貿易多邊合作的無紙化、動態化、標準化。依托區塊鏈技術應用,整合高精尖制造業企業信息和信用數據,打造高效便捷的通關模式。探索建立允許相關機構在可控范圍內對新產品、新業務進行測試的監管機制。
此外,還將探索建設國際信息產業和數字貿易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在軟件實名認證、數據產地標簽識別、數據產品進出口等方面先行先試。建設數字版權交易平臺,帶動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融資業務發展。對軟件和互聯網服務貿易進行高效、便利的數字進出口檢驗。積極探索針對企業的數據保護能力的第三方認證機制。探索建立適應海外客戶需求的網站備案制度。
文淵智庫創始人王超則認為,除了網絡游戲、電子圖書、軟件外包等適合進出口貿易的“傳統數字產品”,北京自貿區對數字貿易的探索,為受政策監管影響較大的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產業企業“走進來和走出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