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樓市的下行,除了發布一紙“限跌令”,有城市已經開始用真金白銀補貼購房者了。
近一個月以來,已至少有10城(或地區)推出了鼓勵購房新政,包括呼和浩特、 荊門、衡陽、開封、南寧、保定、南通海安、重慶璧山和萬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里、六安金寨等。
各地“花式”補貼動作包括:政府直接提供購房補貼、對農民進城購房給予優惠、以人才或二孩三孩名義給予購房優惠、對商品房契稅進行減免、購地下車位也可獲得補助等。比較特殊的是河北保定市,率先放松了特定房屋類型的限購、限價政策。
不過,截至目前,出臺樓市松綁或購房補貼政策的,基本都是三四線城市,這或許與這些城市飆升的樓市庫存息息相關。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數據,被監測的全國百城庫存數據已經連續36個月同比正增長,創下5年來的新高,三四線城市的去庫存壓力是最大的,且短期難化解。
多樣化的鼓勵措施
到今年6月份為止,全國各地都還在配合“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組合拳”,但隨著下半年新房成交量環比連跌,許多城市庫存量迅速升高,當地房企感受到去化的巨大壓力。
對地方政府來說,最容易操作的鼓勵購房方式就是減免契稅,因此多城已選擇先從契稅入手。
12月10日,重慶市璧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宣布,接下來要舉辦為期兩個月的購房優惠活動,活動期間,購房人購買當地房企的新建商品住房(限1套)、車位(不超過2個)、商服用房(不超過5個)和辦公用房,以及購買二手住房(限1套),符合相應條件的,可享受所繳納契稅同等金額的購房補助。
無獨有偶,湖南衡陽市也在近期發布《衡陽市城區新建商品住房和地下車位財政購房補貼實施方案》,對未來5個月內買房的市民進行契稅補貼,補貼比例從15%到50%不等,越早買房,補貼得越多,比如明年1月31日前買房,就能獲得50%的契稅補貼。未來5個月購買地下車位的,補貼一律高達所交契稅的80%。
河南開封、重慶萬州、河南新鄉的地方政府,也給出了限時契稅補貼政策,鼓勵市民在年末購房。
還有不少城市通過人才、三孩等名義發放真金白銀的購房補貼。比如廣西南寧,近期擴大了購房補貼的人才范圍,擬按照高層次人才認定的類別分類實施首次購房補貼,其中A類人才給予200萬元購房補貼,B類人才給予120萬元購房補貼,經認定的D類、E類高層次人才,符合條件者,可享受最高40萬元、20萬元購房補貼。
江蘇南通海安則率先提出給二孩家庭、三孩家庭給予購房優惠。該市新政稱,常住居民家庭,子女未滿18周歲的二孩、三孩家庭,購房時憑戶口本或出生證明,在市場價格基礎上二孩家庭給予每平方米200元、三孩家庭給予每平方米400元的優惠。
海安還鼓勵當地企業組織團購商品房:企業、單位購買用于人才用房一次購房5套以上或組織企業、單位職工一次購買10套以上,在市場價格基礎上給予每平方米400元的優惠。復墾棄宅進城的農民群體,購買預售商品房的,憑掛鉤復墾協議,可以在市場價基礎上給予每平方米600元的優惠。
近期內蒙古呼和浩特也宣布對畢業5年內首次在呼和浩特市置業的高校畢業生給予購房補貼,符合相應條件者,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別一次性給予10萬元、5萬元、3萬元補貼。
貴州龍里縣則不管是不是大學畢業人才,只要農村戶籍居民、外來人口愿意去當地落戶買房,可以按遷入戶籍人口數量(每人40平方米),給予每平方米相應的500元補貼,最高每人可獲兩萬元。
湖北荊門市近期也宣布,未來一年內,對首次在中心城區購買新建商業用房以及地下車位、取得契稅完稅證明的購房者,按照商品房買賣合同成交額的1.5%給予一次性購房補貼,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5萬元。
河北保定于近期宣布放松限價、限購政策,根據其發布的《保定市全面推進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當地對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筑商品房項目,取消銷售價格限制。居民如購買被動式超低能耗商品住宅,可不受區域性商品住房限購政策的限制。
三四線庫存積壓
多個地方政府密集出臺鼓勵購房新政背后,是市場成交數據的持續下滑。盡管在樓市精準調控之下,當前房地產信貸環境略有好轉,但是短期內購房者的置業情緒尚未恢復。
根據中指研究院數據,其選取的50個代表城市中,今年11月份長三角代表城市新房成交面積環比下降8.1%,同比下降31.7%;長江中游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積環比增長9.5%,同比下降42.8%;珠三角代表城市環比增長7.2%,同比下降46.8%;成渝代表城市商品住宅平均成交面積環比增長2.1%,同比下降42.1%;京津冀代表城市環比下降6.3%,同比下降14.3%,預計12月市場整體仍將維持低位運行,價格仍面臨下行壓力。
新房成交量不斷下滑,導致很多城市的庫存迅速攀升,去化周期拉長。
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的最新報告,截至11月底,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庫存總量為5.2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1%,當前百城庫存規模為2016年8月份以來的最高值,即創下近5年的新高。
庫存環比數據已連續4個月正增長,同比則連續36個月保持正增長態勢。11月份,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量為4495萬平方米,而成交量為3437萬平方米,呈現了“供大于求”的態勢。三四線城市庫存攀升的態勢最明顯,出現了連續37個月庫存規模同比正增長的態勢,說明相比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庫存積壓的現象最明顯。從庫存風險的角度看,三四線城市是最大的。
截至11月底,庫存同比增速排在前十位的城市包括韶關(57%),惠州(43%),東莞(41%),深圳(38%),保定(37%),承德(32%),洛陽(32%),寧波(32%),徐州(28%),柳州(27%)。這些城市面臨的去庫存壓力較大。
而庫存同比增速后十位城市為:呼和浩特(-31%),三亞(-29%),上海(-28%),合肥(-27%),晉江(-27%),淮南(-25%),太原(-23%),岳陽(-22%),馬鞍山(-20%),濟南(-20%)。
新房庫存同比減少的城市中,既包括上海這樣商品房不愁賣的一線城市,也包括岳陽這種此前出現過大面積降價跑量的城市,雖然違規降價擾亂了市場,但是其庫存總量明顯減少。
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截至11月底,商品房去化周期最長的10個城市,分別是西寧、洛陽、舟山、威海、無錫江陰、哈爾濱、蕪湖、固安、煙臺和韶關。這10城中有8城都屬于三四線能級。
“若是當地庫存壓力大,那么就應該從因城市策角度去落實寬松政策。市場疲軟時,三四線城市通過契稅補貼的方式激活交易,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接下來的調控走向中,各地同步松綁可能性不大,但是后續可能會有針對具體類型的松綁,比如針對特定區域、特定房產類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