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檀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熱點 > 正文

銀行版"特供"理財走俏 專家提醒謹防收益被稀釋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21-02-10 10:36:11

春節將至,隨著年終獎、年末分紅紛紛落袋,如何理財成為了投資者們關注的話題。

《證券日報》記者日走訪銀行網點發現,往年火爆的春節行情如今難見,在利率下行的當下,理財市場翹尾行情難以重現,“春節特供”理財產品較少,僅有部分銀行推出,收益普遍在4.8%左右,最高可達5.5%,頗為搶手。部分銀行的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理財產品購買需求旺盛,特供理財更搶手,募集期剛開始,就幾乎被搶購一空。

“春節特供”搶手

《證券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雖然相較往年,今年節日專屬產品數量相對較少,且收益率普遍走低,但相比之下,“春節特供”產品的收益率還是較同期發售的其他同類產品高出0.1至0.2個百分點,而這對部分投資者頗具吸引力。

一家總部在北京的城商行網點客戶經理告訴記者:“我們只推出了一款特供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可達4.8%,相比其他產品的收益率要高一些。而這款特供產品剛上線幾分鐘就被投資者‘秒殺’了。”

記者從某股份制銀行獲悉,該行期推出五款“春節特供”理財產品,期限從1年到3年不等,起購金額1萬元,業績比較基準最高可達5.5%,募集期為2月9日至2月22日,2月23日開始計息。付息方式也更為靈活,有季付和年付兩種。

該行的客戶經理對記者表示,上述的年末特供理財收益基本都能達到業績基準水,主要因為它的底層資產投向全部是非標資產,所以收益較高,時只會偶爾在幾款理財里配一部分非標資產。

對于最的銀行理財產品而言,5.5%的年化收益率可謂鳳毛麟角。記者查找了多家銀行的常規理財產品,目前年化收益率普遍在4%左右,鮮有超過4.5%的。

為何年末特供的理財相比其他理財收益更高?多名銀行客戶經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春節特供”理財產品與普通理財產品最大區別在資產投向上,比如非標資產在“春節特供”理財產品的配置中占比更重,使得收益率有明顯提升。

此外,為了吸收行外資金和吸引新客戶,有的銀行上調大額存單和存款產品的利率。例如,某國有大行將行外資金20萬元以上的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調整為3.987%。某城商行對于資金5萬元以上新客購買三個月期理財,享受的年化收益率可達4.25%。

“很多市民年終獎一到手就打算用來理財,期來銀行投資理財的人很多,存款和大額存單一般較受老年人歡迎,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更多的選擇銀行發行的‘春節特供’凈值型理財產品。”某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告訴記者,正值銀行開門紅以及年終業績考核,確實存在為吸引資金上調利率的情況。“主要是因為銀行把更多的收益讓給了客戶,春節前是投資者配置理財最理想的時間。”

專家提醒謹防收益被稀釋

4%、5%……期銀行主推的特供理財產品收益率看起來頗為誘人,迎合了不少投資者的心理。但是很多投資者并沒有關注到募集期、起息日期等信息。專家提醒,理財產品發行前后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往往不計收益,投資者務必留意投資期限的實際長度,謹防收益被稀釋。

《證券日報》記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在節假日前夕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是在節后計息,產品的募集期在15天左右,而這種情況下會導致春節期間資金“站崗”問題,從而拉低產品的實際收益率。

例如,某股份制行期發行了一款新春特別款理財,業績比較基準率5.5%,期限540天,募集期從2月9日到2月22日,共14天。如果2月9日購買了該款產品,那么資金占用時間一共是540天+14天=554天,折算下來實際收益率只有5.36%,比預期收益率低了0.14%。實際上,客戶的收益被“稀釋”了。

東方金誠金融業務部助理總經理李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資產端來看,隨著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的持續推進,新發理財產品將以配置固收類產品為主,較難配置高收益的非標資產。同時,考慮到銀行存在一定攬儲壓力,短期內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速度或將放慢,大概率維持現有水或呈小幅下行。長期來看,未來隨著利率市場化和凈值化轉型的推進,銀行理財收益率仍將進一步下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