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檀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熱點 > 正文

實現就業率逆市上揚 疫情倒逼高職就業工作思變求新

來源:中國青年報 時間:2021-03-15 14:02:09

2021年春招季,相較于同齡人的焦灼,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陜西工院”)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2018級學生王楠早早吃下“定心丸”——被頂崗實單位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留用為裝配鉗工。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平M陜西賽區一等獎、“??怂箍当?rdquo;機械產品檢測與質量控制技術賽項二等獎……一沓沓獎狀印刻著這名00后學生成長路上努力的腳步。也正是在比賽、實的實踐中,他慢慢養成了解決實操問題的能力,拾起進入職場的“敲門磚”。

“找到心儀的工作,心里的石頭落了地。”和王楠一樣,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安徽商貿”)2021屆會計專業學生朱靜雯也在競爭中突圍,就職于位于蕪湖的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

從求職前的惴惴不安到入職后的滿心憧憬,朱靜雯將心態轉變歸功于學校多樣化的就業指導。“壓力和不確定太大了。”朱靜雯坦言,去年年初,疫情來襲,不少學生的就業部署被打亂,安心、準時、高質量就業成了“難事兒”。

朱靜雯幾乎每天接到就業指導老師線上推送的就業指南,她也搶抓機遇,沒錯過每一次招聘會和鍛煉機會,根據應聘崗位的不同,她優化修改了數次簡歷。

來自多所高職院校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1屆畢業生就業率接85%,高于往年同期。后疫情時代,眾多高職院校正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能在就業“保衛戰”中打出漂亮仗,實現就業率“逆市上揚”,并且教學安排和就業管理上探索出獨特的育人之道,使學生求職更有底氣與自信。

疫情倒逼高職就業工作思變求新

如果說學生是就業主體,那么高職院校就業戰線的工作人員既是前哨站,也是后勤員,他們比學生更先感知到疫情沖擊,也必須迅速應變、調整。

過去一年多,從緊張到欣慰,安徽商貿招生就業處工作人員的心情幾經起伏。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該校很多王牌專業面向現代服務業開設,但該類產業恰恰是此次疫情影響的“重災區”,學生頂崗實、就業受到波及。

該校招生就業處工作人員王海生注意到,學生們的就業期被迫后延,有人開始重新抉擇,還有更多學生試水專升本。

面對挑戰,學校主動出擊,從2020年2月開始,將就業工作搬到“線上”,通過互聯網,持續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就業服務。

招聘陣地變了,一些觀念認識也需要緊跟變化。學校老師更是“下足繡花功夫”,按月調查摸底畢業生就業狀況并分類指導,同時將專升本政策解讀、企業求職技巧等課程開到“云端”。

但部分在專升本考試中落榜的學生仍面臨就業難題。學校專門針對落榜生和未就業畢業生“補辦”夏季網絡招聘會,組織人事行政、互聯網、中小企業等專場網絡招聘。最終,學校2020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0.54%;而建檔立卡孤殘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9%。

而今,對于2021屆4000余名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王海生也多了幾分信心。他感慨,疫情倒逼就業戰線的工作人員工作方式轉向多元,只有線上線下齊頭并進,才能滿足畢業生高質量的就業需求。

疫情來襲,讓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朱佳藝感到壓力。她介紹:“那段時間,就業單位信息審核、通知學生報名招聘會、給企業發電子邀請函……短時間內整合碎片化信息,給我們帶來挑戰。”

一些更為靈活的就業工作思路得以應用。例如,面對受沖擊較大的酒店和旅游相關專業學生,該校創新地改變了原本“2.5+0.5”的學制,變半學期實為一學期,提前讓學生適應崗位。

此外,在去年11月的2021屆畢業生線下招聘會中,該校特意開辟宣講直播區,選取和學校長期合作、用工需求大的企業,請企業HR線上介紹學生關心的問題。學生們先在手機上了解情況,若感興趣,再去展位求職。

朱佳藝感慨,相比往年招聘會,企業工作人員口口相傳、許多學生一窩蜂來了解情況的忙亂,直播薦崗更有針對,也助推就業服務實現從線下普適型服務到線上精細化服務的轉型升級。

互聯網在高職學子就業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賀繼偉也表示,通過搭建“工職云就業”臺,該校打出“線上空中雙選+線下專場招聘”組合拳,開展了30余場線下專場招聘、10余場線上空中雙選會,600余家用人單位和1500余名畢業生參與其中,求職專業契合度、已就業學生滿意度,均創新高。

探索建立全鏈條、貫通式、全生涯的就業教育

妙招、奇招、險招,在疫情逆境下,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但要想讓廣大畢業生持續獲得市場青睞,還需從教育源頭注入就業基因,這就要求學生克服“懶就業”“慢就業”的被動狀態。

賀繼偉表示,小部分學生存在就業畏難心理。一年多來,學校就業指導中心定期搜集信息,幫學生分析就業形勢,引導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同時,堅持“一對一”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創業分類指導服務,甚至細化到簡歷撰寫與診斷、簽訂三方協議、檔案去向及查詢、數碼照片采集等層面,引導每位學生練好內功,從容應對外部環境變化。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也一直讓學生從整體上考慮職業規劃,從大一開始就開設必修課《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與就業創業指導》,為畢業生定制“貫通式”生涯教育服務,針對不同年級學生,分層次、分階段開展思政教育、大學生涯規劃、職業意識、素質拓展等課程,測驗簡歷撰寫、面試技巧等實用技能。

“之前的生涯教育課程設計中,多鼓勵學生探索‘內因’,提升求職禮儀技巧、專業課程競爭力等。”朱佳藝說,后疫情時代,老師更新了章節,強化外部環境課程。比如,會講社會上出現的新職業、新崗位,以及崗位需求的新變化、職業發展新趨勢……

而陜西工院也打出重拳,對2020屆各院系學生就業工作的工作實績、工作機制、工作內容和重點領域等量化考核。該校就業處、校企合作處負責人盧文澈表示,交出高質量就業答卷,更離不開學校一直開展的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簡歷大賽、模擬招聘、就業之星評比等活動,送上全鏈條、全生涯的就業教育,讓學生“以不變應萬變”。

因此,課程、講堂、訓練、競賽、成果孵化“五位一體”的教學體系,成為陜西工院學生快速成長、順利就業的“利器”。該校打造百個學生社團,為社團提供實訓基地,引導學生在課余孵化好點子、好創意,切實提高職場競爭力。

王楠就是受益者之一。他高考后陷入迷茫,認為自己與考上本科的同學相比,輸在“起跑線”。但入學后,無論是老師、優秀畢業生的教導,還是社團學長學姐“傳幫帶”,幫他一步步找準了“人生坐標”。

他還自學畫圖、編程軟件,眼下,他規劃了一條就業道路:參加技能比武、參與科研創新、成為技術骨干。

入學就應加強學生適應力教育

經過抗疫洗禮,對于高職院校就業工作而言,校企、校地合作、招聘等老生常談的話題被涂抹上新的亮色,高職就業必須因時而變、因勢而新成為共識。目前,政府、社會、大學、企業等多方力量共聚資源,給高職學生就業帶去更多紅利。

一些嘗試正在進行。陜西工院就建起就業管理長效機制,結成全校就業共同體,讓院系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與畢業生面對面、與畢業班輔導員(班主任)面對面、與合作企業面對面;就業指導處工作人員每人定向聯絡1個院系,每周開展聯絡工作,對就業數據及時分析、商討對策。

盧文澈介紹,2017年5月,陜西工院成立校企協同育人戰略聯盟,一次簽約58個訂單班,2018屆畢業生就業就出現大幅度增長。借鑒這一經驗,學校密切聯系行業、企業、政府。2021年,學校企業已增至150家,66個訂單班覆蓋學校80%以上專業。“強化企業在校內實訓教學環節和學生在企業頂崗實過程的雙向參與和評價機制,實現入學即入職、畢業即就業”。

“校企應達成共識,不一定要采取大綜合、全覆蓋的招聘形式,要將招聘做得多樣化、專業化,比如按地域、行業定向招聘。”朱佳藝覺得,后疫情時代,企業用工需求是旺盛的。但高質量就業,不僅是為了那一串就業率數據。從入學開始,就加強學生的生涯適應力教育,應是高校就業工作的改革方向之一。

在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招生就業處負責人看來,以往,就業招聘會往往集中在下半年,現在要謀劃常態化的校招服務,覆蓋全年時段。

他還談到,后疫情時代,高校應進一步加大雙創工作改革,及時對接有創業熱情的學生,推動勞動就業部門和各類機構、孵化器向學生開放,提供場地、政策、資金支持一條龍服務。

欄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