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檀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熱點 > 正文

跨國醫療科技巨頭相約進博會:引入進口新技術 加大本土化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1-11-05 10:46:35

進博會一直是跨國藥企和醫療器械巨頭展示其全球研發實力的重要場所。隨著中國人對健康醫療需求的不斷提升,中國醫療市場孕育了巨大的商機。將技術領先的原創藥物和創新醫療器械引進中國市場,也能滿足中國大量未被滿足的患者臨床需求。

今年的進博會是醫療器械大規模集采后巨頭廠商的首次聚集。帶量采購對于任何企業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外資企業而言,如何適應中國集采的政策,尋求新的業務增長模式,是它們對中國市場進行下一階段投資布局前亟待考慮的問題。

大規模集采后再聚首

“毫無疑問,中國市場未被滿足的需求是很大的,這一點總部也很清楚,他們對中國市場非常重視。”一家跨國醫療器械巨頭中國戰略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該公司將在今年進博會上展出一款使用全新材料制造的醫療器械產品。上述人士同時稱,“現在關鍵是我們如何制定出一套新的發展戰略,來渡過目前的困難時期。”

受到最新一輪骨科器械集采的影響,包括史賽克、強生、捷邁邦美和施樂輝在內的跨國巨頭的產品都面臨降價壓力。在人工關節國家集采中,價格整體降幅達到80%,髖關節的價格從三萬多元降到了幾千元。

外資企業高管普遍認為,政府集采行為符合邏輯。“標準化的產品可以通過大批量的集中采購去除中間商的水分,使價格更加透明,同時也將迫使廠商不斷通過創新提升服務。”全球骨科龍頭企業捷邁邦美中國總裁李永明在期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他認為,帶量采購有助于促進行業規范發展,產品降價可以促進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在基層患者中滲透率提升。根據第七屆中國髖關節外科學術大會數據,2018年中國髖、膝關節手術量分別為44萬和26萬臺,植入滲透率遠低于美國同期的水,髖關節植入滲透率約為美國的1/5,膝關節滲透率僅為美國的1/12。

“雖然很幸運的是,捷邁邦美投標的所有產品都在集采中中標了,但我們也承認,集采導致的價格下降對于任何公司而言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這就要求企業在很多方面做出改變和調整。”李永明說道,“比如采用本土化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在考慮成本的情況下,設計出適應于中國的產品,以應對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并支撐未來業務的長期發展。”

引入進口新技術 加大本土化

“相對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中國骨科行業還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李永明說道,“我們在中國已經擁有三個工廠和自己的研發中心,立足于在中國進行研發。”

他透露,捷邁邦美在中國投資方向主要包括,繼續向中國引入進口的高新技術產品;加大投入擴大在中國產品的本土化,與國內企業和國內醫生開展更加緊密的合作;以及開展新的業務形態和發展新的產品領域,繼續加大創新力度。

長期以來,中國制造的醫療器械產品總是被認為是低端和低附加值的,但這種觀念隨著中國制造能力的提升已經發生轉變。集采也推動了跨國巨頭在中國本土化生產制造的進程。

史賽克中國區一位高管在期的一場醫療創新峰會上表示:“現在國內最頂尖的專家已經開始接受國產產品在外科領域的應用,這是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成功的標志之一。”他表示,國產醫療器械公司也有非常創新的產品。

目前主導全球骨科醫療器械市場的幾大巨頭都擁有悠久的歷史,例如施樂輝的創立要追溯到165年前,捷邁邦美也擁有百年歷史。“這些企業經歷百年發展仍然屹立不倒,它們對于技術和產品的追求一定是極致的。”一位跨國醫療器械公司資深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它們任何的投資決策也一定是非常謹慎的。”

相比之下,中國醫療器械廠商20年才開始迅速崛起,年來資本市場的熱潮助長了它們的發展,中國廠商也開始走向海外,不僅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得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并重金從跨國公司攬獲大量的人才,這也加劇了跨國企業與本土公司人才的競爭。

一位十年前從跨國醫療器械巨頭公司加入本土醫療科技企業的研發管理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際頭部醫療科技公司培養了頂尖的優秀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和銷售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的人才,他們擁有全球視野格局和規劃實施能力,與跨國巨頭相比,國內廠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內醫療科技公司的挑戰在于,創始人大多數是工程師,往往因對技術的過度癡迷而更多地從技術層面做決策,結合科學層面的決策很少,而醫療器械的研發是技術和科學的有機結合,科學層面特別是醫學科學的決策對方向的選擇更具有前瞻。”上述人士說道,“這需要長期的培養來轉變思維,訓練他們的全球觀以及科學觀參與到全球布局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