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又到了需要補充各種水果的季節。在一眾水果中,不乏一些“硬核”成員,個頭大、渾身帶刺的榴蓮就是其中之一。
在國內市場上,一斤榴蓮的價格通常在15~40元不等,這不禁讓很多吃貨大呼“吃不起”。榴蓮在國內只有海南和臺灣等少數地區種植,價格不菲還可以理解,可即便是在它們的老家東南亞,這些巨大的“硬刺球”身價也遠高于香蕉、芒果等生長在同一區域的“老鄉”。
更奇怪的是,你在網上隨便搜索一張榴蓮樹的圖,會發現每一棵樹上面都像掛燈籠一樣長滿了榴蓮,完全算不上什么稀罕物,為何還這么貴呢?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掛在樹上的榴蓮不等于放在果盤里的榴蓮。榴蓮是錦葵科榴蓮屬植物的統稱,全世界約30多種,但可食用的只有10種,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一,這一下子就把可挑選的范圍縮小了很多。
其次,榴蓮樹的發育非常緩慢,從種下一顆小苗算起最快也要五年才開花結果,如果到達值得采摘的“豐產”階段還要再等三年,這么長的時間內對樹木的保養、除蟲害、預防各種天災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榴蓮快要成熟時會散發出輕微的香味,嗅覺靈敏的松鼠此時就聞著味過來了,靈巧地爬到樹上大啃一番。更要命的是,這些“小搗蛋”并沒有物盡其用的概念,每個榴蓮都只吃果實里熟得最透,味道最甜美的部位。因此,幾乎每只松鼠都能“禍害”N個榴蓮。
剩下的就是采摘問題了。榴蓮樹矮的有十幾米,高一些的可以到達三四十米,采摘時需要一人爬上樹用細木棍敲(跟打棗差不多),下面一個人拿著布袋或網子接,如果配合不好,榴蓮就直接和大地親密接觸了(也可能砸到下面人的腦袋)。有些種類的榴蓮雖然外表看上去非常結實,卻外強中干,摔一下就會嚴重“受傷”,變軟變爛,無法保存和運輸。
看到這兒,是不是覺得你手里的那塊榴蓮更“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