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記者從暨南大學(以下簡稱暨大)獲悉,暨大生物醫學轉化研究院尹芝南教授團隊首次發現白細胞介素(IL-27)可以直接靶向作用于脂肪細胞,并促進脂肪細胞產熱,通過燃燒脂質,消耗卡路里,輕松減肥。更為關鍵的是,IL-27可改善2型糖尿病,為肥胖及其相關代謝性疾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靶點和潛力藥物。近日,《自然》雜志在線發表了此項科研成果。
“胰島素耐受不僅是肥胖的原因,而且還會引起一系列代謝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脂肪肝、卵巢多囊綜合征等。如果能改善胰島素耐受的問題,肥胖和很多代謝性疾病就有可能找到更佳的治療途徑。”尹芝南說。
尹芝南長期從事免疫與健康的基礎和臨床研究,2014年,他提出從免疫系統來研究肥胖,看看能否從免疫系統的角度給肥胖治療帶來新途徑、新希望。
“我們通過臨床觀察發現,肥胖病人體內的IL-27含量低,但在他們完成減肥手術后,IL-27水平又恢復正常了。”尹芝南說他和團隊特別好奇,傳統觀念中IL-27這個專一性靶向免疫細胞有沒有可能是個減肥新靶點?
團隊通過構建多種基因工程小鼠,采用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模型,并結合肥胖人群樣本發現:肥胖人群血清中IL-27的水平確實會下降。該研究首次發現IL-27通過直接作用于脂肪細胞,可導致白色脂肪細胞棕色化,并激活“脂肪燃燒”;通過將脂肪組織中的脂質轉變為熱量消耗掉,從而達到降低體重和改善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目的。該研究突破了傳統觀念中對IL-27專一性靶向免疫細胞的認知。
動物實驗中,注射重組IL-27可以顯著減輕肥胖小鼠的體重并改善其胰島素信號敏感性,初步驗證了IL-27作為治療藥物的潛力。“2型糖尿病難以攻克的根本原因是胰島素信號的響應減弱了。胰島素猶如一把鑰匙,響應它的整體信號就是一把鎖。假如鎖生銹了,鑰匙插進去后,就會擰半天都無法將鎖打開。”論文第一作者、暨大附屬珠海市人民醫院博士后王倩說:“我們現在發現,IL-27的作用相當于把鎖眼變得更潤滑,這樣鑰匙一伸進去就立馬可打開鎖,從而改善患者整體紊亂的狀態,讓患者的血糖恢復到健康水平。”
由于IL-27是體內正常表達的分子,不是人工合成的外源性化合物,安全性高。“可以在不用限制飲食,不用節食的情況下改善2型糖尿病,燃燒脂肪,減輕體重,從機制上改善胰島素信號響應的敏感性。”論文另一位第一作者、暨大附屬珠海市人民醫院李德海博士后介紹。
“我們期待能夠盡快將這一治療靶點產業化,推動其在臨床上的應用,研發出RNA相關藥物,為肥胖、糖尿病、脂肪肝等一系列代謝性疾病提供一個全新的治療方法。”尹芝南還透露了另一研究方向,通過IL-27水平變化,預判身體健康狀況。
不過他也同時強調,從實驗室到臨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需要政策、投資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葉 青 李偉苗 曹廣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