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檀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生活 > 正文

長期吃燙的食物或飲料易產生哪些危害?

來源:中工網 時間:2021-12-15 10:11:28

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消息,熱氣騰騰的涮羊肉,剛出鍋的餃子餛飩,才起鍋的煎炸食品……“滾燙”的美食才是這個寒冷冬天的標配。殊不知,國內外相關研究證實:長期食用太燙食物的人患癌風險會更高。千萬別再呼喚家人和朋友“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什么溫度才算燙傷?

通常我們口腔和食道的溫度范圍是36.5~37.2℃之間,口腔和食道能承受的食物溫度就在10~40℃之間,最高能承受的高溫也就在50~60℃之間。65℃屬于一個最高保守的分界線了。所以,一般來說,65℃以上的食物就能算燙。

長期吃過燙食物,造成黏膜損傷,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可就不是鬧著玩的了。

長期吃燙的食物或飲料易產生以下五大危害

危害1 損害牙齒,引發牙痛

燙的食物或飲料會破壞牙齒組織,引起牙齦腫痛、過敏牙痛等。

危害2 損壞味蕾,造成口味越來越重

燙的食物或飲料會破壞舌面味蕾,造成味蕾神經遲緩,使人口味越來越重。

危害3 損害口腔黏膜,引發口腔癌

人體口腔和食道表面覆蓋一層柔軟黏膜,正常情況下,口腔食道的溫度維持在體溫水。人體口腔黏膜極薄,但有著保護功能,抵御機械傷害和微生物、病毒入侵。

口腔黏膜還有感覺功能,對外界造成疼痛等及時作出反應,能夠感覺到味道。口腔黏膜不耐熱,極易被燙傷。而吃燙食溫度有可能達到60℃~70℃及以上,可把口腔燙壞,導致起泡、脫皮、潰瘍、疼痛等口腔問題,長期反復,難以愈合,誘發黏膜質的變化甚至引發口腔癌。

危害4 損害食管黏膜,引發食管癌

對一般人來說,口腔都覺得有點燙的時候,食物的溫度其實起碼是70℃左右了,遠遠超過了食管能承受的溫度。

長期持續的刺激就很可能會導致黏膜發生病變,從淺表炎癥、潰瘍發展成惡增生,增大患食管癌的風險。《柳葉刀腫瘤學》雜志在2016年發表過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一個報告,其中明確警告飲用65℃以上的熱飲,可能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風險。

危害5 損害胃黏膜,引發胃癌

燙的食物或飲料會對胃造成極大的損害。胃黏膜耐熱溫度一般在40℃,所以常常會出現入口不燙,卻會把胃“燙傷”的情況,進而造成胃黏膜的損害、流血等狀況產生。

同時胃部不停地分泌消化液,胃黏膜受損后,更容易受到消化液的腐蝕,胃黏膜長期反復遭受損害,繼而易引起胃潰瘍、胃炎、胃痛,甚至引發胃癌。

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正確的姿勢如下:

(1)飯菜出鍋后要涼一會兒再吃。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可以將所有食物先從鍋里取出放置一會兒再端上桌吃。吃東西時,先將食物放在嘴唇上感受下溫度,如果覺得不燙再吃下。切記,剛出鍋的食物不要吃。

(2)吃火鍋時,要謹記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要吃剛從鍋里撈出來的食物,一定要在蘸料碗里放一會兒,或準備一個空盤子,將食物撈出先放一會兒再吃,這樣會更安全些。

(3)每時每刻都喝上溫水的秘訣:恒溫水壺。對于不喜歡喝涼水的人,備個恒溫水壺,水溫控制在40 ~ 45℃之間,家里備著適宜溫度的水,就可以喝上溫水啦!

(4)改變喝燙飲料的慣。有些人很喜歡喝熱茶和熱咖啡(燙嘴那樣的),真的不是好慣,要改改了。如果你硬要說這個溫度還好,完全可以接受,那你真的要認真考慮考慮一下,是不是因為你的口腔食管胃都已經受傷受慣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