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檀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文娛 > 正文

甜寵內核百變包裝 拓展不同時區的觀眾群體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21-12-30 11:25:05

流行文化產品往往天然具備跨文化溝通的巨大可能,其中電視劇又是最貼合大眾審美趣味的流行文化產品之一,也因此成為外界了解一個國家的重要窗口。在此背景下,來出現的國產甜寵劇出海熱潮,成為值得研究的文化現象。

“甜寵”的概念發軔于網絡文學,2017年由網文《爆笑寵妃:爺我等你休妻》改編的《雙世寵妃》首次以“甜寵劇”自居,正式確立了“甜寵劇”的電視劇品類。實質上,“甜寵劇”是對傳統青春偶像劇細分領域的垂直嘗試,其將甜寵屬放大,以“高甜”與“寵溺”為核心,講述俊男美女雙向奔赴的甜美愛情故事,人物關系清爽簡單、情節氣氛輕松浪漫,結局設計圓滿可喜是主要特點。從數據來看,《香蜜沉沉燼如霜》《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等甜寵劇在海外播放破億,《冰糖燉雪梨》《親愛的,熱愛的》在VIKI臺獲數萬觀眾9.5分以上好評,《一見傾心》創下優酷劇集海外首播24小時數據第一,爆款頻出的國產甜寵劇正在突破韓日引領的偶像劇潮流。那么,甜寵劇何以出圈?出圈之后,又如何基于海外用戶觀劇慣與接受偏好實現自身高質量持續發展?

以全球共有的愛情模式雕琢文化兼容底座

電視劇作為文化產品,要想成功出海必然要考慮跨文化傳播的兼容。而中國甜寵劇正是挖掘了中外價值觀中的交融部分,選擇全球共有或兼容的愛情故事模式,以此引起海外觀眾的自我情感投射,實現共情。

不可否認,女受眾是甜寵劇的觀看主力軍,情感細膩、情節夢幻的甜寵劇對她們有著天然的吸引力?;仡櫾缙谇啻号枷駝〉母吖鈺r刻,以《王子變青蛙》《流星花園》等為代表的“灰姑娘式”愛情故事紅極一時,至今被奉為“瑪麗蘇”天花板。而類似情節也在東西方愛情傳說與寓言故事中屢見不鮮,早已實現觀眾層面的普遍認同和廣泛接受。甜寵劇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乘著女經濟獨立和個人意識崛起的趨勢,迎合“她”經濟進行人設改造,削弱女角色的“柔弱感”與“依賴”,輔之以更貼合的情節,與時俱進地滿足現代觀眾對于女的“審美期待”。如《你是我的城池營壘》中醫生與特警的設定,女主作為救死扶傷的人民醫生,與特警男友攜手闖進一個又一個危險境地,余震頻發的災區現場、危機四伏的綁架劫持、驚心動魄的生死救援,二人在完成各自職責與使命的同時,也為彼此筑起一座城池,將熱烈動人的情感融于家國之中。由是觀之,霸總式“瑪麗蘇”已成過去,勢均力敵的愛情更受歡迎,但有情人終成眷屬、女主角獲得事業與愛情雙豐收的模式核心依舊牢固。因此,聚焦愛情主題的甜寵劇大大降低了海外觀眾觀劇的門檻。

其次,當快節奏的生活狀態成為人類社會的共有模式,以甜寵劇為代表的“精神甜品”用童話般的戀愛故事抽離現實生活的一地雞毛,化作滿足觀眾想象、緩解壓力的“便捷窗口”。具言之,甜寵劇不以曲折虐心的悲歡離合阻擊觀眾的情緒痛點,而是定格浪漫的瞬間美學制造“超越現實”的甜蜜情感體驗。當“甜寵”屬被無限放大,用來制造戲劇張力的誤會、傷害等復雜情節都被不同程度地弱化甚至刪除,愛情在大量浪漫符碼組成的高甜鏡頭中變得夢幻而又美好。如愛森斯坦所言:“吸引力是戲劇的一切進攻的要素”,作為從觀感和心理同步感染觀眾的要素,甜寵劇中的表白、擁抱、接吻場景是被神圣化的愛情空間,真摯而熱烈的甜蜜瞬間填充其中,組成高潮迭起的華彩時刻,不間斷、高密度的“撒糖”帶給觀眾綿延持久的甜意。

不同國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觀眾,特別是女觀眾對于理想愛情的渴望有著非同一般的情感契合度。因此,當甜寵劇把握住高糖無虐的“快感制造密碼”,減少旁逸斜出的繁復劇情,讓完美愛情擬像緩解生活與工作重壓,使觀眾獲得情感慰藉與審美愉悅,便雕琢出了中國甜寵風暴席卷全球電視市場的文化兼容基座。

甜寵內核百變包裝,拓展不同時區的觀眾群體

不論國內外電視劇市場存在何種差異,“新鮮感”始終是推動觀眾追劇的共通原動力之一。但甜寵劇慣以“甜蜜瞬間”制霸人心的爽感套路易使人產生審美疲勞,千篇一律的“人造糖”融化了本該精彩的故事本身。此情境下,一部分甜寵劇主動打破桎梏,以自身極高的可塑造在類型維度進行更新迭代,如以“甜寵”為內核搭載奇幻、職場、懸疑等各類劇集元素,攜類型組合引起的“化學反應”邁向“甜寵+”。當陌生化的感官體驗超出觀眾期待視野,新鮮感便在刺激中不斷催生,“新甜寵”模式方能成功破局。

如在VIKI臺熱播的《御賜小仵作》將視點聚焦于“仵作”這一自帶懸疑感的身份,主角搭檔組團“闖關”,抽絲剝繭般破解了一場延續18年的驚天大案,過程獵奇且吸睛?!断忝鄢脸翣a如霜》則是構筑起超出現實之外的神魔世界,“春華秋實”“寰帝鳳翎”等擁有特殊設定的信物讓這段仙界愛情有了觸及人心的獨一無二?!秱髀勚械年愜奋贰犯谴蚱拼卧?,編劇女主意外卡進自己創造的女尊世界,一心為活命開編劇副本、逆轉荒唐人生的女主與戀愛腦男主斗智斗法,由此引出一系列雞飛狗跳卻詼諧生動的故事情節。上述劇集皆在海外刮起一股甜蜜風暴,“甜寵+”模式賦予各類型要素充分的表演與填充空間,風格的雜糅互滲足以令觀眾眼前一亮,無法預判的劇情發展持續烘托新鮮感,自然爆款頻出。

同時,“甜寵+”帶來的差異化拓展了更普泛地區電視劇觀眾的關注。不同地區的文化壁壘客觀存在,甜寵劇在亞太的風行程度遠高于其他地區,是由于長久以來整個文化圈都深受中國儒家文化的影響,彼此存在文化親緣,但歐美地區與我國的文化差異較大,僅僅依靠愛情模式的共識基礎遠不足以讓甜寵劇突破文化扦格,成為歐美文化圈的“爆款”。因此,甜寵劇在差異化探索中將甜寵與歐美觀眾喜愛的懸疑、古裝、功夫等元素結合,而這些元素中和了甜寵濃度,故事更易于依照符合歐美觀眾觀劇慣的美劇節奏與劇情思路設計,以助力甜寵劇在輸出不同地區時能夠因地制宜地進行嘗試。

更重要的是,“甜寵+”在客觀上提供了另一種講述中國的可能。甜寵出海劇集中《陪你逐風飛翔》《冰糖燉雪梨》關注冰雪運動,在呈現青年速滑、冰球運動員之間的愛情喜劇時觀照現實中2022年中國冬奧會的體育盛事;《你是我的榮耀》突出表現中國航空科研人員研發“搜神號”太陽系邊際探測器,與現實中我國“玉兔號”月球車成功著陸的航天事業發展里程碑事件相互呼應。當甜寵劇融入主旋律元素,便能夠使海外觀劇者在追劇中自然地接收這些信息,實現國家形象的柔傳播。

海內外受眾評分兩極,可能導致“甜寵風暴”曇花一現

目下,甜寵劇已然成為國劇“出海新星”,頗有與日韓偶像劇分庭抗禮的趨勢。但數量的爆發并不是發展關鍵,除頭部精品劇集外,相當一部分甜寵劇還存在“糖分”過高而“營養”不足的隱憂,套路重復、內容虛浮等問題也廣受國內觀眾詬病,僅乘著未消散的新鮮度在海外收到觀眾的追捧。

如《甜蜜暴擊》在VIKI臺有上萬海外觀眾給予9.2的高分好評,但國內評分只有2.7;《一見傾心》上線之后,海外觀眾“有趣”“最佳劇集”的好評與國內觀眾“無腦”“爛俗”的評價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墻內不香墻外香”的現象值得警示,內容中空、批量制造的“人工制糖”長久下去也會讓海外觀眾審美疲勞,使出圈的“甜寵風暴”曇花一現,窄化講述中國故事的可能路徑。因此,甜寵劇須警惕過度商業化,僅熱衷于建構娛樂化的烏托邦,而應當在充分考量海外觀眾文化可接受度的基礎上,立足于“甜寵+”的模式探索,在“甜寵”之外,扎根現實土壤,呈現真實的生活樣貌;在“甜寵”之上,融入中國文化,努力呼應現實與社會以提升價值醇度。

(作者李智為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博士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