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檀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新聞 > 正文

脫貧攻堅倒計時 “決戰”實招頻出

來源: 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0-05-20 10:51:05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目前脫貧攻堅進入收官倒計時,戰鼓催征,時不我待。《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段時間從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打出強化版組合拳,扶貧項目建設力度加大,就業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頻出實招,財政、金融、土地等一攬子超常規舉措加持,確保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

補短板強弱項 脫貧攻堅大沖刺

5月17日,在海南省人大會堂,召開了繼續“背水一戰”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收官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誓師大會。會議提出,啃下脫貧攻堅最后的“硬骨頭”,必須精準實施超常規舉措,把加大力度、加快進度、提升精準度貫穿脫貧攻堅戰始終。要求以超常規的認識、舉措、行動和實效,千方百計把時間搶回來、損失補回來、影響的工期奪回來,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這是全國上下脫貧攻堅大沖刺的一個縮影。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新的挑戰和困難,但并未阻擋全國上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鏗鏘步伐。

國務院扶貧辦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有832個貧困縣,截至5月17日,780個縣已宣布脫貧摘帽,中西部22省中已有15個省沒有貧困縣,剩下7個省(區)還有52個貧困縣。12.8萬個貧困村中,到去年底還有2707個沒有摘帽,其中貧困人口過千人和貧困發生率10%以上的有1113個村。這些是貧中之貧、難中之難,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響鼓重槌破樓蘭,盡銳出戰誓必勝。“對未摘帽的52個縣和1113個村實施掛牌督戰,確保如期脫貧。”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永富5月18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7個省(區)都制定了掛牌督戰的實施方案,所有縣和村都制定了工作方案。中央和省級財政加大投入,對掛牌的52個貧困縣投入了308億元資金,各省對1000多個村在扶貧資金上也給予傾斜。

攻克深度貧困堡壘,除了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還要關注特殊貧困群體。劉永富介紹,容易返貧和邊緣戶容易致貧兩類人今年增加了38萬人,加上去年已發現的幾百萬人,一并納入監測和幫扶機制。

實招頻出 全社會合力攻堅

脫貧攻堅戰已進入倒計時階段,時間緊迫、任務艱巨。近段時間,多部委密集部署打出強化版組合拳。

加大財政資金支持。今年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增加15.8%,同時要求各地區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只增不減,目前扶貧資金涵蓋專項扶貧資金、整合財政涉農資金、金融資金、社會幫扶資金等。

加快扶貧項目建設。國務院扶貧辦表示要調整完善脫貧攻堅項目庫,調整使用扶貧資金,簡化流程、提高效率,推進扶貧項目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和振興發展的重點工作、重大項目;交通運輸部將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推動交通扶貧項目向進村入戶傾斜;生態環境部將大力推進污染防治、農村環境整治、生態保護修復等生態建設工程。

優先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劉永富指出,我國有2.9億農民工,貧困勞動力占9%左右。要想辦法把已外出的2600萬貧困勞動力穩住,再把剩下的200多萬人送出去。人社部等四部門印發通知,于5月上旬至6月底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就業幫扶專項行動,集中力量加大就業幫扶,促進搬遷群眾就業創業。

大力發展扶貧產業。劉永富表示,對受疫情影響到期的扶貧小額信貸還款期限延長一年,對新增貸款申請加快辦理、及時滿足需求。加強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育,帶動貧困群眾發展生產。

挖掘消費扶貧潛力。商務部部長鐘山近日表示,2019年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推動電商扶貧實現了對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當年全國貧困縣網絡零售額達到2392億元,同比增長33%。今年商務部還將加大電商扶貧力度,推動貧困地區電商發展,帶動貧困地區500萬農民就業增收。

緊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有關部門還出臺了財政、金融、土地、教育、醫療、科技、人才和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舉措。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堅持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各部門更加精準地采取有針對性措施。“對尚未摘帽的貧困縣掛牌督戰,著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貧困地區勞動力及時轉移就業,通過電商扶貧實現貧困地區農民增產增收,通過加大改革力度和投入力度等超常規措施激發貧困地區自我發展活力,確保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根據我們了解的情況,目前脫貧攻堅工作總體上恢復到常態,前期的損失和耽擱都可以彌補,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李國祥說。

提高脫貧質量 增強持續發展能力

“脫貧既要看數量,更要看質量,必須多管齊下提高脫貧質量。”劉永富說。

李國祥指出,雖然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打贏脫貧攻堅戰,但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要求,在時間緊迫和任務難度加大的多重壓力下,徹底解決貧困人口面臨的基本生存條件和持續發展能力問題。還要健全機制確保為貧困人口提供優質醫療衛生和教育培訓資源,為穩定脫貧和增收致富奠定基礎。

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陳文勝也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脫貧攻堅實踐中還面臨不少急需解決的問題,尤其是深度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欠賬較多,“三保障”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穩定脫貧機制尚未形成,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激發不夠,區域經濟發展能力有待提升。

他建議,對教育、醫療、住房、飲水、社會保障等涉及民生領域、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扶貧政策,要作為常量政策實行下去,確保鞏固脫貧成果;對于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生態建設保護等方面的支持政策,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作為增量政策,加大政策的實行力度;對產業扶貧以及涉及基礎性工作的扶貧政策,要作為變量政策,根據形勢變化進行適時調整,增強政策的針對性、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