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檀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

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新聞 > 正文

我國貿易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

來源:第一財經 時間:2021-12-31 10:05:36

2021年,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成績顯著。

12月3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做好跨周期調節 高質量實施RCEP 促進外貿穩發展”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商務部副部長任鴻斌介紹,預計今年全年我國貨物進出口有望達到6萬億美元,增長超過20%,將跨越“兩個萬億”美元大關,第一貿易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與去年相比,進出口增量約1.3萬億美元,也就是相當于過去10年增量的總和。

根據商務部數據,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額達到5.48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1.3%;前三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率達到了19.5%,拉動GDP增長2個百分點。

任鴻斌表示,但疫情沖擊下,世界經濟脆弱復蘇,外需增長乏力,缺芯、缺柜、缺工等“三缺”問題和運費、原材料成本、能源資源價格、人民匯率上升等“四升”問題直接加重企業負擔。同時,支撐今年外貿高增長的訂單回流、價格上漲等階段因素難以持續,疊加2021年超高基數影響,做好明年穩外貿工作難度前所未有。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研究員劉向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疫情的影響下,率先防控住疫情的我國成為全球生產供應的重要基地,在一些經濟體無法生產和供應時起到替代作用。同時,我國又具備靈活的生產能力,能夠滿足全球的需求,因此,我國對外貿易出現大幅增長。

貿易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

日在京召開的全國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外貿創新發展成效顯著,貨物貿易量質齊升,貿易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任鴻斌也表示,2021年外貿總體形勢表現出“四新”的特點,包括外貿規模再上新臺階、外貿結構呈現新特點、外貿增長集聚新動能、外貿發展作出新貢獻。

從規模來看,前三季度,出口和進口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15%和12.1%,再創歷史新高。從結構來看,新興市場和我貿易往來更加密切,前11個月占我出口49.5%。出口附加值持續提升,機電產品出口占比達到59%,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增長2.5倍,單價增長超過35%。

劉向東說,我國目前的確要追求出口的多元化,除了地域上的多元化,也要提升產品的競爭能力。“為此,我們需要做好內部的轉型升級工作。無論是采取新模式還是新技術,我們的產業和外貿企業都需要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他說。

前三季度,貨物出口增量占GDP增量的比重達到了27.8%,創十年以來的同期新高。新增備案登記的外貿經營者達到了18.4萬家,穩崗就業作用突出。保障先進設備、關鍵零部件、重要能源資源和優質消費品進口、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前三季度,中國對全球進口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14.1%,有序出口防疫物資和疫苗,支持全球抗疫合作,展現大國擔當。

外貿新業態新模式也在發揮重要作用,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均兩位數增長,外貿綜合企業超過了1500家,海外倉超過2000個,建成了保稅維修項目130個,離岸貿易也發展迅速。

劉向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疫情對這些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起到一定催化作用。而且我認為,這種趨勢是長期的。當人們慣了更便利化的快捷方式,就更可能會持續采用。但這并不意味著完全取代線下的交易模式,只是說,未來,傳統和新業態融合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12月1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稱,今年下半年我國外貿仍保持較快增長,一是因為全球經濟保持復蘇態勢,外需好轉,聯合國貿發會議預計今年全球貨物貿易出口將增長22.4%。二是在疫情反復沖擊下,全球供需缺口仍然存在,中國依托完備的制造業體系繼續滿足國際市場和消費者需求。三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進口增速有較大拉動作用。

束玨婷說,預計全年外貿進出口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貿易大國地位更加鞏固,可以圓滿完成“量穩質升”目標任務。同時也要看到,明年外貿形勢依然復雜嚴峻,我們將繼續密切跟蹤形勢變化,持續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保持外貿運行在合理區間。

加強跨周期調節穩外貿

全國商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明確,明年要聚焦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多措并舉穩定外貿,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加強跨周期調節,落實好穩外貿政策,推進外貿創新發展。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宏觀經濟調控是有周期的,政策制定者需要注意到一個政策和另一個政策之間的銜接,考慮到政策效果的可持續發展。比如,現在發布某個支持政策,可能半年才會見效。那實際上,如果考慮到明年3月份或4月份經濟持續處于下行壓力下,這按理說就要求有些政策應該更早一點安排。”霍建國說,國家也在強調“政策發力適當靠前”,即“政策支持的力度一是要加大,二是要提前”。

任鴻斌表示,圍繞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商務部從4個方面提出了15條政策舉措。一是加強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包括4條政策:繼續加快出口退稅進度,鞏固提升出口信保作用,加大出口信貸支持力度,保持人民匯率在合理均衡水上基本穩定,提升外貿企業匯率避險意識與能力。

任鴻斌說,今年以來,人民匯率雙向波動,但整體上呈升值的態勢。有些外貿企業反映“出口不增收、增收不增利”。商務部會同人民銀行、外匯局一起舉辦全國匯率避險培訓,加強網上政策宣傳。同時,推動銀行優化產品服務,著力幫助企業提升匯率避險意識,特別是提高匯率風險中意識。

外匯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反映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意識的套保比率達到了22.1%,同比上升7.9個百分點?,F在,外貿企業用匯率避險的工具來化解風險的意識越來越強。

任鴻斌介紹,下一步,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精神,一是引導企業“因勢而謀”,二是鼓勵銀行“因企施策”,三是推動地方“因地制宜”。

二是進一步鼓勵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發展。包括3條政策:增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培育一批離岸貿易中心城市或地區。促進海外倉高質量發展。調整優化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

建國解釋稱,今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意見》?!兑庖姟诽岢隽艘幌盗姓?,包括完善覆蓋全球的海外倉網絡、支持海外倉企業建立完善物流體系、優化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政策框架等。

三是緩解國際物流等外貿供應鏈壓力。包括5條政策:鼓勵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在多雙邊場合呼吁共同暢通國際物流。積極保障大宗商品國內供給。積極開展貿易調整援助工作。進一步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

建國認為,國際物流壓力受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是源頭的供給短缺。比如,由于原油價格上漲和原材料短缺,生產上游供給不足,導致生產受到了影響。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物流出現了壓港塞港等問題,供應出現瓶頸。

建國補充說:“中國現在受到的影響不是很大。中國整體供應鏈相對穩定,但我們也要注意到,因為中國進出口貿易規模都比較大,如果國際上(供應鏈)持續呈現嚴重不穩定,也會波及到中國。我們就要提早做一些準備,比如進口訂貨和出口保供等。如果我們能在這些方面盡努力做得更好,一方面能確保國內供應鏈穩定,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貢獻。”

四是支持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包括3條政策:深化東部與中西部、東北地區合作共建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區,培育一批貿易雙循環企業,對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企業予以支持,研究建立外貿領域用工定點定期監測機制。

相關閱讀